學校沿革
- 民國65年12月,由當時臺南市政府創立,名為臺南市立啟智學校,鄭武俊先生擔任首任校長,為全國首創專為教育智障兒童之特殊學校。
- 民國70年8月,奉准改制為省立,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啟智學校,並增設國中部。
- 民國80年2月,林三木先生就任第二任校長。8月,奉准增設高職部。
- 民國81年8月,奉准增設幼稚部,完成啟智教育學制。
- 民國87年2月,林三木校長屆齡退休,邱明發先生就任第三任校長。
- 民國89年2月,奉准改制國立,名為國立臺南啟智學校。
- 民國94年2月,邱明發校長退休,董福強先生就任第四任校長。
- 民國96年教學大樓拆除重建,97年底完工。
- 民國98年2月,董福強校長退休,由中辦專門委員郭信雄先生代理校長職務。
- 民國98年8月,張國津先生就任第五任校長。
- 民國102年8月,張國津校長卸任,由吳勝儒先生就任第六任校長。
- 民國105年7月31日,吳勝儒先生辭職,由教務主任黃培瑜代理校長。
- 民國105年8月30日,林宏澤先生就任第七任校長。
- 民國109年8月1日,林維靖先生就任第八任校長。校銜並獲准更名為「國立臺南特殊教育學校」
- 民國113年8月1日,蔡嘉峯先生就任第九任校長
學校的經營理念
- 尊重生命,發展學生潛能
- 依法行政,鞏固校園倫理
- 信守民主,開放決策參與
- 尊嚴師道,實施有效教學
- 團結親師,共負教育責任
- 鼓勵進修,倡導終身學習
- 互勉廉能,提升服務品質
- 人盡其才,追求卓越善境
使命 定位 價值觀 願景
- 南特的使命: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人盡其才
- 盡心了解每一位學生能力與需求
- 盡力開發每一位學生潛能,提供適性服務
- 南特的定位:南台灣多功能的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整合教育、社會福利與醫療之功能,為身心障礙者做最佳之生涯規劃;並為社區提供專業諮詢。 - 南特的價值觀:
- 信─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學習的可能性
- 望─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我實現的一天
- 愛─一切措施為教育
- 南特的願景:以安全、適性、專業之理念,將每個孩子帶上來。
- 安全:學生安全、環境安全
- 適性:適性學習、適性安置
- 專業:教師專業、相關專業團隊
入學標準
- 招生對象
- 幼兒部:二足歲至未滿六足歲之中、重度以上智能障礙兒童及以智能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學童。
- 國小部:六足歲至未滿十二足歲之中、重度以上智能障礙兒童及以智能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學童。
- 國中部:國小畢業未滿十八足歲之中、重度以上智能障礙及以智能障礙為主的多重障礙學生。
- 高職部:須符合以下條件並透過適性輔導安置管道入學。
- 十八足歲以下,公私立國中畢結業生,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確為中重度以上智能障礙者。
- 公私立國中畢結業未滿二十二足歲之中重度以上智能障礙或以智能障礙為主之多重障礙者經由各縣市鑑輔會轉介安置者。
- 就學收費概況
- 高職部:須符合以下條件並透過適性輔導安置管道入學。
- 免學雜費。
- 享教育補助費─每年補助制服費1,500元,書籍費1,600元,每月主副食費3,300元(七、八月除外)。
- 註冊繳費項目:學生平安保險費、家長會費、學習活動暨緊急醫療費、冷氣使用費。住宿者須另繳洗衣費、住宿用品活動費。
教育目標
- 個別化教學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 透過統合性及適性教育培養學生參與日常及社會生活
- 運用學校與社會資源培養學生工作能力,順利由學校轉銜至職場。
課程領域目標
- 幼兒部:著重良好生活習性的培養,促進感覺動作的發展。
- 國小部:著重生活教育、體能訓練、情緒陶冶及溝通能力的培養。
- 國中部:延續國小部課程,並著重職業陶冶,培養良好的工作人格。
- 高職部:著重職業生活的養成,推展支持性就業方案,實施適性的就業安置。
頁次: 1 2